一、7月2日—7月5日,网上报名。
其中7月4日—5日,现场报名服务。网上报名有困难的家长就近到有关公办学校,由学校协助完成网上报名。
二、7月6日,符合照顾条件的二孩、三孩家长向服务区学校提出申请,由服务区学校进行审核、记录、汇总。需上报教育局的,审核完成后由服务区学校上报教育局。
三、7月7日前,市教育局把报名信息分配到相应公办学校,开展审核。(注意:审核不一定录取,审核学校不一定是录取学校)
1.有户或有房的,分配到对口的公办学校;
2.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按区域、居住证地址(村、社区、居委等)、类别分配到“区域”内公办学校。
四、7月7日起,对口公办学校初审。
(一)审核有户或有房的报名新生
1.是否符合报名条件;
2.填写的信息是否与上传的材料相符(材料不齐的或信息填错的及时通知家长补齐或更正);
3.比对户籍信息,查验住房信息;
4.查验是否占学籍(今年查验2021年5月8日以后购房入户新生);
5.查验是否符合二孩、二孩照顾条件。
同时设置好“学生标签”(即学生类别)。
(二)审核单房或单户报名新生
7月9日,对口公办学校对单房或单户报名新生进行现场验证,要求提供户口本、房产证(或无房证明)、结婚证、出生证明等。
(三)审核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确定的审核学校,审核查验居住证地址、量化积分、社保有效月份、居住年限等(量化积分按原余姚市标准)。
以上公办学校初审对象暂不包括民办学校报名对象。
7月11日前,有关学校完成上述单核。
五、7月11日前,市教育局完成民办学校报名信息审核。
六、7月12日,未报名户籍生补报,山区学生现场验证,地点市社区学院。
七、7月20日前,完成全部报名信息审核。
八、第一阶段录取
(一)7月25日,民办学校第一志愿录取。
(二)7月29日,民办学校第二志愿录取。
(三)7月25日—29日,公办小学第一阶段录取。
九、7月31日前,完成对民办摇号未进学生报名信息的二次审核。
十、第二阶段录取
(一)8月5日前,完成部分公办小学户籍生分流安置工作。
(二)8月10日前,完成对部分单房生照顾性安置工作。
(三)8月15日前,完成公办学校第二阶段录取(包括流动人口随迁子女)。
请各位家长注意:
一、7月4日—5日,现场报名服务。网上报名有困难的家长可以就近到有关公办学校,由学校协助完成网上报名。
二、7月9日,对口学校对单房或单户报名新生进行现场验证。要求提供户口本、房产证(或无房证明)、结婚证、出生证明等。
三、7月12日,未报名户籍生补报名,山区学生现场验证。地点市社区学院。
编辑:夏丽霞
一、网上报名(7月6日-9日)
每天7:30—22:30,家长从浙江政务网(网址:http://nb.zjzwfw.gov.cn)通过授权登录招生管理系统进行报名。同时7月6日-9日(上午8:30-11:00,下午2:00-5:00)设立报名服务点(各初中),网上报名有困难的家长就近选择到报名服务点初中,由该校协助完成网上报名。
二、市教育局组织初审(7月15日前)
市教育局对城区初中和民办初中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各乡镇(街道)对本乡镇(街道)初中报名材料自行组织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是否符合录取条件;
2.填写的信息是否与上传的材料相符(材料不齐的或信息填错要及时通知家长补齐或更正);
3.重点对户籍信息、房产证、居住证、社保证明和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等材料比对查验。
同时设置好“学生标签”(即学生类别)。
三、市教育局组织二审(7月20日前)
市教育局对城区初中和民办初中报名材料进行二审,完成报名数据修正。各乡镇(街道)对本乡镇(街道)初中报名材料自行组织审核。
审核内容:
统一导出有关数据,比对审核材料真实性。
四、个别遗漏的现场补报、审核(7月21日)
确实因特殊原因漏报的学生,城区到市教育局102室或108室补报。各乡镇(街道)自定地点。
五、市教育局完成最终审核(7月22日)
完成招生管理系统相关报名数据第二次确认。
六、录取
1.第一阶段公民办同步录取(7月25日至7月29日):
7月25日,民办学校录取第一批志愿;
7月29日,民办学校录取第二批志愿;
7月25日—29日公办初中第一批次“房户一致”类别录取。
2.第二阶段录取(8月2日)。
七、录取结果查看(8月3日)
家长自主登录报名系统,查看录取结果。
八、材料现场验证、到校报名(8月4日-5日)
具体由各录取初中组织安排。
地点:全市各初中;
对象: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初中入学验证对象。
需携带材料:户口簿、房产证、居住证、社保证明和其他相应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待验证通过,办理正式入学手续。验证通不过,退回市教育局基教科或教辅室处理。材料造假的,一律退回原籍地学校就读。
九、注册学籍(8月31日前)
编辑:夏丽霞
关于做好2022年余姚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暨“亲青课堂”暑托班项目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教辅室、中小学校:
为进一步巩固“双减”工作成效,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缓解中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假期,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0号)、《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甬教基〔2022〕168号)、《关于印发<“甬有优学”行动“亲青课堂”暑托班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甬团联〔2022〕13号)和余姚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和幼儿园托育服务的实施意见》(余教〔2021〕73号)精神,经研究,决定自2022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
所有乡镇(街道)均开展义务段学生暑期托管工作。由各区域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学校间协同、学校社区协同、学校基地协同等多种方式,确定具体开放学校数量和布点,接受学生家长自主自愿报名,做到有条件的学校全面开展、有需求的学生全面覆盖。
二、服务原则
(一)自愿、志愿、公益。坚持家长、学生自愿,教师及志愿者志愿,公益普惠。
(二)一镇(街道)一案。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家长意愿,落实“一镇(街道)一案”,通过单独成班、跨班、跨年级、跨校合班等多样化形式提供服务。
(三)正面导向。各区域各校坚持正确服务导向,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积极探索多样化、精细化和人性化托管服务路径,提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内容。严禁假借托管服务名义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三、服务对象
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本市范围内小学1-5年级、初中7-8年级的义务段在校学生开展,鼓励面向小学、初中毕业班级学生开展。优先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等群体的就近就便托管服务需求。其中“亲青课堂”暑期托管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学段非毕业班学生。
四、服务时间
7、8月份暑假期间开展,托管服务总时间原则上不少于4周(不含周六、日),每班学生不超过45人,每天开始及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上下班时间相衔接,便于家长接送。具体时间由各区域各校结合实际安排。
五、服务内容
参照校内课后服务模式开展暑假托管服务工作。
(一)基本托管服务。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运动场所,开放自习室、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馆等资源,组织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
(二)素质拓展服务。学校可结合实际,利用区域内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实践基地、社区教育学院(中心)等社会教育资源,统筹实施体、艺、美、劳、科技类兴趣课程,开展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劳动教育实践和职业体验或小型比赛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体验式学习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其中每天应组织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
暑期托管服务可融合线上线下教育,开展“姚优教”托管服务云课堂名师公益助学活动。其中小学可结合实际,联合共青团开展“亲青课堂”暑托活动,“亲青课堂”内容包括:规定课程(包括开班式、结业式、四史教育、德智体美劳教育、安全自护教育、暑假作业完成等)和自选课程(艺术提升、体育锻炼、特长培养、成长导航、环境保护、科学普及、读书赏析、手工实验、素质拓展等)。
六、经费保障
遵循公益普惠和政府财政补贴与受教育对象合理承担托管服务成本相结合原则,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暑假托管服务时间按天结算,按50元/生·天(不含餐费)收取。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相应费用。
各校应在暑期托管服务中加快应用宁波市课后服务综合管理系统,鼓励通过该系统完成暑期托管服务线上报名、费用收缴、课程安排、过程管理及反馈评价,通过数字手段提高托管服务质效和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七、工作要求
(一)明确职责,确保安全。各乡镇(街道)教辅室、学校要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暑期托管服务的意义。建立政府统筹、部门监管、属地管理、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暑假托管服务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注重协同推进,积极做好协调保障,形成工作合力。学校、社区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暑期托管服务场所要建立健全暑假托管服务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明确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师生的疫情防控卫生教育、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强化门卫登记管理制度等,做好开放时段场所安全保卫工作;要加强与政法、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切实消除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安全、安全保卫等方面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暑假托管服务期间发生意外或突发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妥善处理,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属地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
(二)健全机制,优化服务。学校开展暑假托管服务要事先充分征求家长意见,通过发放告知书、信息公示、召开家长会、签订服务协议和责任书等形式,明确学校、家长、服务人员和学生权利、义务,厘清责任,保障各方知情权。各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志愿参与暑期托管服务,不得强制参与,并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各乡镇(街道)教辅室、学校要加强与属地政府、民政、文化、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社区等部门协调沟通,统筹各方力量,盘活各类资源,但不得引入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暑期托管服务。鼓励各校积极发挥暑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力量,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中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有机结合。学校要选拔责任心强、具有一定文化修养、整体素质较高、热爱公益事业的人员专兼结合的在职教师、社会志愿者等作为看护员、辅导员,充分发挥学校党员干部、模范教师、青年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承担起对学生的看护责任。
(三)强化监管,规范运行。各乡镇(街道)要将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纳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工作之中,融入教育督导部门的督导检查范围,对在暑假托管服务期间组织或变相组织上课、补课,以及违反规定收费、使用资金等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学校要做好服务内容与方式、服务收费与支出等各方面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要求学生参加暑假托管服务;严禁有不良记录的人员等进入校园和参与暑假托管服务;严禁借机组织开展学科性集中教学,增加学生负担;严禁以辅差培优等名义组织或变相组织集体补课;严禁在暑假托管服务期间上新课;严禁以暑假托管名义乱收费。
(四)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区域各学校对暑期托管服务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暑期托管服务活动氛围。各小学须在校园内利用电子屏、横幅等宣传载体张贴、悬挂“亲青课堂”暑托班统一标识。认真组织,制定落实优质高效“一镇(街道)一案”暑期托管服务方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各区域于6月30日前将“一镇(街道)一案”暑期托管服务方案通过浙政钉上交市“双减”办,联系人:张心财,电话:62782006,13958356525。
余姚市教育局
共青团余姚市委
2022年6月30日
编辑:夏丽霞
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韩宇雯)暑期将至,孩子“看护难”问题困扰着许多家庭。为进一步巩固“双减”工作成效,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假期,6月30日,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余姚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暨“亲青课堂”暑托班项目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暑期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
所有乡镇(街道)均开展义务段学生暑期托管工作。各区域以“自愿、志愿、公益”为原则,落实“一镇(街)一案”,通过单独成班,跨班,跨年级、跨校合班等多样化形式提供服务,做到有条件的学校全面开展、有需求的学生全面覆盖。
托管服务主要面向本市范围内小学一至五年级、初中七至八年级学生开展,鼓励面向小学、初中毕业班级学生开展,优先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等群体的就近就便托管服务需求。其中,“亲青课堂”暑期托管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学段非毕业班学生。暑假期间,托管服务总时间原则上不少于4周(不含周六、日),每班学生不超过45人,每天开始及结束时间与家长上下班时间相衔接,便于家长接送。
暑期托管服务模式分基本托管服务、素质拓展服务两块内容。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运动场所,开放自习室、图书馆、阅览室、运动场馆等资源,组织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同时,学校可利用区域内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实践基地、社区教育学院(中心)等社会教育资源,统筹实施体、艺、美、劳、科技类兴趣课程,开展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劳动教育实践和职业体验或小型比赛等,其中,每天应组织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
此外,暑期托管服务可融合线上线下教育,开展“姚优教”托管服务云课堂名师公益助学活动。小学可联合团市委开展“亲青课堂”暑托活动,内容包括开班式、结业式、四史教育、德智体美劳教育、安全自护教育、暑假作业完成等在内的规定课程和艺术提升、体育锻炼、特长培养、成长导航、环境保护、科学普及、读书赏析、手工实验、素质拓展等在内的自选课程。
暑假托管服务时间按天结算,按每生每天50元(不含餐费)收取。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相应费用。
编辑:夏丽霞
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韩宇雯)为有效破解幼儿园“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等难题,日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和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余姚市幼儿园托管服务实施意见(试行)》,明确我市幼儿园将基于家长自愿原则,提供以晚托和假日托为主的放学后园内托管服务。
托管服务对象为放学后家长接送有困难、节假日托管有需求的幼儿。托管内容以提供看护服务为主,也可充分利用园内专用教室、班级区域、户外场地等资源开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活动,包括创意美工、绘本欣赏、韵律游戏、经典诵读等拓展性课程,尽力丰富幼儿托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内容,严禁传授小学化教学内容。
假日托服务将于今年暑假先行开展,托管时间为7月10日至8月20日,一般为6周,具体由各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假日托按日收费,标准为正常保育费日托标准(每月按22天计算)的130%。据市教育局统计,目前,全市提供暑期假日托服务的幼儿园共172所,吸引了近1.6万名幼儿报名。
9月新学期开学后,各幼儿园还将提供晚托服务,服务时间原则上为1小时左右,一般在17:15结束。晚托服务按每生每学期1200元收费,每学期一次性收取(也可以按月收取),不得跨学期预收。
市教育局要求,各幼儿园的托管服务项目、对象、时间、内容及收费标准等要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坚决禁止幼儿园借托管服务名义高收费、乱收费;校外培训机构一律不得进入幼儿园组织实施托管服务,坚决禁止幼儿园借托管服务名义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办班。此外,要严格实行审核备案制,落实包括安全防范措施等在内的服务方案,报市教育局备案审核。
编辑:夏丽霞
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韩宇雯)市教育局6月28日下午发布《2022年余姚市义务段学校招生报名时间公告》,确定我市小学、初中报名时间。其中,小学7月2日至7月5日报名,初中7月6日至7月9日报名。
符合入学条件的家长,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浙江政务网“宁波市幼儿园入园、义务教育入学报名招生系统”(http://nb.zjzwfw.gov.cn)或浙里办APP进行入学报名。网上报名时间为每天7:30—22:30。网上报名有困难的家长可在规定日期内,按照自己所属的区域,到居住地附近公办学校进行现场报名。
市教育局要求,各乡镇(街道)教辅室及小学、初中要把报名时间广泛告知家长。7月2日至7月9日期间,各教辅室及小学、初中要做好值班安排,确保工作时间咨询电话有人接听,现场家长有人接待。
编辑:夏丽霞
余姚新闻网讯 这几天,在舜通集团城东校区新建工程(北京师范大学余姚实验学校建设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浇筑路面、铺植绿化。据了解,该项目的整体室外附属工程和室内装饰工程将于本月底完工,7月底完成各项验收并交付。
舜通集团城东校区新建工程位于城东剑江区块,东至月梅路,南至梅苑路,西至兵马司路,北至梅山路。项目建设估算总投资5.31亿元,占地约165.68亩(已扣除规划河道9.18亩),总建筑面积约81349平方米,其中地上约69382平方米,地下约11967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综合楼、体艺楼、教育文化传播中心、地下停车场及室外运动场地、道路、步行桥、景观绿化等附属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均为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材料。学校按Ⅰ类九年一贯制学校标准建设,设计规模78班,其中小学48班、初中30班,可容纳3510名学生就读。该校的建成将带动我市办学方式蝶变、师资配置升级和教学水平提升,同时也将对推动区块开发转型、城市能级提升等多个层面产生深远影响。
该项目的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自2021年5月开工建设以来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影响工期累计达到159天。舜通集团作为余姚市委、市政府指定的工程投资建设主体,第一时间成立“北师大余姚实验学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任务,抽调精干力量负责学校建设。为确保如期交付,各参建单位倒排施工计划,安排足量人力和机械,为抢抓工期加班加点,现场参建人数最多时一天超过900人。
整个工程建设期间,舜通集团持续发扬攻坚克难精神,坚持质量和进度两手抓,确保安全文明施工。下一步,舜通集团将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抓好该项目建设剩余工作,全力以赴按期、优质完成建设目标任务,确保北师大余姚实验学校于今年9月1日顺利开学。
舜通集团城东校区新建工程建设大事记:
2019年8月29日,余姚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2020年9月,该项目完成立项;
2020年10月,该项目公开招标,中标总承包单位为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21年1月,该项目确认设计方案;
2021年5月,该项目完成施工许可,正式开工;
2021年8月,学校办学性质调整,由民办九年一贯制变更为独立公办小学、初中学校;
2022年1月,该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进入装饰装修阶段; 2022年4月,该项目桥梁、市政景观、幕墙、钢结构等进入施工阶段;
2022年5月,该项目供电、供水、供气、网络等配套设施进入施工阶段; 2022年6月,该项目保温、防雷、室内空气等功能性检测完成,进入主体竣工验收准备阶段。
编辑:夏丽霞
余姚新闻网讯 市第二十届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小学组)近日在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东江校区落幕,共有来自全市10所小学的243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最终,泗门镇中心小学、东风小学教育集团、实验学校代表队分获团体总分前三名。
市第十九届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小学组)于6月2日在姚江小学落幕,比赛为期一天,共有来自全市5所小学的75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最终,东城小学、兰江小学、姚江小学分获团体总分前三名。
市第十八届中小学生排球比赛(小学组)于6月10日在临山镇中心小学圆满落幕,共有5所小学的119名运动员参加。最终,临山镇中心小学包揽男女组冠军。
编辑:夏丽霞
余姚新闻网讯 各班同学带着本班立方体分别从校园一角走出,随之响起的,是由同学们自己录制的倒计时——一个数字代表一个班级,一声倒数代表一个集体……这两天,余姚中学2022届毕业视频《再见了,实获门下的少年》刷屏网络,这支时长10分钟的MV引得网友们纷纷点赞评论:“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据了解,MV由姚中学子自主构思创作,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拍摄。从选曲到脚本撰写、从人员统筹到拍摄,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中,在一次次激烈讨论下,“毕业视频”这4个简单的字,渐渐组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
为了体现姚中特色,传达学生对高中三年的感受和体验,姚中学子对《哗啦啦少年再见》一曲进行了改编,并在原有演唱的基础上加入了Rap,带来更多元的听觉体验。歌曲由2022届9位同学演唱,他们是从全级段中海选产生的。
视频中,导演组巧妙地选择立方体作为串联全片的线索,立方即为三次方,象征着同学们在姚中的三年时光。阿拉伯数字、中文数字、英文数字和罗马数字……为呈现出班级特色,各班同学抽选了不同颜色的立方体,并在立方体的四个面以班级数字为基础进行创作,另外两个面则分别为全班同学的签名以及班主任题写的毕业寄语。
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视频中加入了由各班同学自己创作并出演的班级脚本。每个脚本都来自同学们的生活体验,讲述着姚中校园里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此外,导演组还特意在视频中加入“学科元素”,体现高考选考科目“七选三”特点,并邀请了10位不同学科的任课老师和10位同学出演,展现出姚中师生间的浓浓情谊。
故事从姚中的实获门展开,又以实获门收尾。视频最后,人潮拥着16个立方体汇聚操场,在绿茵中央搭建起了属于16个班级的实获门。浓情六月,梦想远航,带着老师的祝福,姚中高三学子齐呼:青春不散场,一起向未来!
##########